美国服务器机房发展特征

众所周知,美国是互联网大国,美国服务器机房也是数量非常多,现在租用美国服务器的站长也是非常多。美联科技专业提供美国服务器租用和托管的国外服务器的美国服务器机房。今

美国服务器机房发展特征

来源:美国服务器 作者:美联小编 浏览量:193
2019-04-11
0
        众所周知,美国是互联网大国,美国服务器机房也是数量非常多,现在租用美国服务器的站长也是非常多。美联科技专业提供美国服务器租用和托管的国外服务器的美国服务器机房。今天美联科技小编就跟大家讲讲美国服务器机房发展的具体特征。

        美国服务器机房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东西海岸,其中美国东海岸分布的优质美国服务器机房有:美国UV机房,美国HE机房, 美国DCS机房, 美国加州AK机房等。美国西海岸有代表性机房有:美国PR双线机房,美国洛杉矶KT全路由双线机房,美国圣安娜KT全路由双线机房,美国机房发展呈现七大特征:模块化、虚拟化、自动化、快速化、绿色节能、高利用率、高可靠性。

  1、模块化的标准基础设施

  在美国服务器机房中,为了使IT基础设施具有适应性与可扩展性,需要对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等系统根据预先确定的配置进行标准化和简化,以使这些配置可针对数据中心的主要服务量身打造。基于标准的模块化系统能够简化数据中心的环境,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它使用一套可扩展的、灵活的IT系统和服务来构建更具适应性的基础设施环境,轻松管理所有资源,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复杂性和风险。

  2、虚拟化资源与环境

  在美国服务器机房中,广泛采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基础资源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共享虚拟资源池,从而达到低成本且充分有效地使用资源的目的。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和数据中心虚拟化等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或机构减少服务器数量、优化资源利用率、简化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或机构实现动态的IT基础设施环境,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变化等目的,为企业或机构实现数据中心自动化和业务连续性提供必要的、坚实的基础。虚拟化是美国机房使用最为广发的技术,也是美国机房与传统数据中心的最大差异。

  3、自动化管理

  美国服务器机房是7×24小时无人值守、远程管理的,这种管理涉及整个数据中心的自动化运营,它不仅要检测、修复设备的硬件故障,还要实现从服务器和存储系统到应用的端到端的基础设施统一管理。先进的自动化功能可以动态地重新分配资源,确保IT与业务协调一致。通过将重复性的任务自动化,IT机构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人为错误。自动化、虚拟化和管理的有机结合能帮助IT机构按照预定的计划实现所需的服务等级。

  4、快速化可扩展能力

  在美国服务器机房中,所有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均可通过虚拟化技术形成虚拟共享资源池,从而被数据中心的各种应用系统共享。新的集成虚拟化方案通过资源所有权分立手段将硬件拥有者与应用者进行逻辑分立,使系统管理员通过软件工具快速进行虚拟资源的创建和重新部署,使其成为IT服务的共享资源。然后,根据已确定的业务应用需求和服务级别,通过监控服务质量来动态配置、订购、供应虚拟资源,实现虚拟资源供应的自动化,获得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的快速扩展能力。

  5.节能及节省空间

  传统数据中心设计追求的是性能,而美国服务器机房在当今能源紧缺、能源成本迅勐增长的情况下追求的必然是能源效率(PUE),即数据中心能源利用率。在美国服务器机房中,将大量使用节能服务器、节能存储设备和刀片服务器,通过先进的供电和散热技术(新型电源组件、热量智能、功率封顶、液体冷却机柜、紧耦合散热和动态智能散热等)解决传统数据中心的过量制冷和空间不足的问题,实现供电、散热和计算资源的无缝集成及管理。美国服务器机房将是一个能高效利用能源和空间的数据中心,并支持企业或机构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计算环境。

  6.高IT资源利用率

  在美国服务器机房中,为解决传统数据中心的IT资源利用率十分低的问题(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低于20%)而广泛采用虚拟化技术进行系统和数据中心的整合。虚拟化技术有助于打破孤岛效应,共享IT资源,优化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使IT基础设施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并确保供需平衡。

  7.高可靠性冗余

  美国服务器机房应该是7×24小时连续运行的,其服务不允许有任何中断(包括计划内的维护)。企业或机构的数据中心是重要信息和核心应用的集中,由各种塬因的故障或灾难导致的IT系统中断都可能引起业务中断,特别是关键业务系统中断将会对企业生产和机构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美国服务器机房特别强调系统中各部份的冗余设计(双或多重备份)甚至容错设计,使之能确保稳定持续的系统连接,既能满足关键业务对系统性能的要求,又能保障企业或机构数据的安全。在美国机房中,建立高度可信赖的计算平台(容错计算环境)是第一位的,然后是信息安全保障,包括网络安全威胁防范、数据复制与备份、容灾中心建设等措施,从而满足高可用性要求。
部分文章来源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